洪泽湖畔韵-科教文艺教育培训对“语言文字运用”的思考
    
 
对“语言文字运用”的思考
发起人:教育博客  回复数:0  浏览数:7905  最后更新:2013/11/30 10:09:57 by 教育博客

选择查看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  帖子排序:
2013/11/30 10:09:57
教育博客





工兵

角  色:版主
发 帖 数:14
经 验 值:28
注册时间:2013/11/30
对“语言文字运用”的思考
今天有幸到灌云参加了“江苏省特级教师高级研修班教学交流”的活动。由徐州铜山区教科所的特级教师滕衍平,阜宁师范附属小学的特级教师周华东,还有两位灌云实小的老师,给我们上了四节同课异构地课——《雾凇》。能一下子听到这么多出色的老师上同一篇课文,实在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,所以,怀着非常感动的心情经历了他们的上课,专家的点评。感受很深。
    今天的四节课,各有特色,各有所长。滕老师更多地关注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表达自然事物变化的过程,周老师的课读写结合,环节清楚,善于组合文本,干净利落,沈老师和侍老师更注重孩子的积累与阅读。感受最深的是他们四位都非常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,每一堂课都是学生在场,老师起到引领的作用,这一点很值得我学习。
    现在,语言文字的运用成了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总目标。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所有开课的老师在课堂上必须要设计一个小练笔,文本只是一个例子,我们要学会的是作者的表达方法。因此我看到,许多语文课从一开始设计问题,到学习过程,都是为了最终的那个练笔。有些课,原本没有必要去练笔,也要为勉为其难的设置一个练笔的环节。好像如果不这样,就违背了《课标》的要求,就不算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了。我感觉有时候这样的处理淡化了语文的文艺性。
    2011年《课标》上是这样说的:
   


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、实践性课程。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,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,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,提高思想文化修养,促进自身精神成长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,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。

    我以为,“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、实践性”不仅仅包含仿写、练笔,它应该还包括说话、听话、阅读、理解、感悟等等。很赞同南通的特级教师瞿德良说的:“语文教学不应单纯地追求儿童的表达,或单纯地追求儿童精神的丰盈。语文教学应该走在一条中间的道路上。”让我深深爱上语文的,还是那些优美的文字,触动心灵的情怀。当我爱上阅读之后,我读着读着就有了写的冲动,当我想写的时候,我才会去关注如何写好的问题。所以,我一直坚信语文的“人文性”是非常重要的。其实,瞿老师说的不就是“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”吗?二者不可偏废。

  • 联系我们 - 洪泽湖畔论坛 - 论坛存档 - 返回顶部 -
    Powered by 洪泽湖畔论坛 © 2011-2024 sihong365.com
  • Processed in 0.34 second(s)
    Server Time 2024/3/29 10:07:27